粉笔灰落处
星光渐次亮
初到徐闻县第一中学,燕华就遇到了挑战。第一次月考,她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英语作文竟大片空白。讲台下,孩子们对基础单词一脸茫然,教室里弥漫着沉默与挫败。
习惯了高效PPT教学的她,果断调整策略。她引导学生拆解长单词的音节,鼓励学生从阅读材料中精准“挖掘”关键词。第二次月考成绩揭晓,班上平均分显著提升了2.7分。
为让进步“摸得着”,她自设“刮刮乐”奖励。小零食、合影、唱歌……刮开涂层的期待与惊喜,让教室充满欢笑。此外,为攻克词汇大山,她还组织了查字典比赛。
学生小琳的蝶变,成为这场教学“攻坚战”最生动的缩影。初时仅52.5分的成绩,在燕华一次次细致的“面批”指导和查字典比赛等活动的持续激励下,悄然突破至82分!
“分数不代表为人。看到他们眼里重新燃起的光,找到学习的内驱力,才是我最重要的收获。”燕华说。这束由简单粉笔点燃的光,照亮了孩子们通往广阔世界的长路。
燕华对徐闻教育的帮扶,远不止于一个班级的转变。作为南沙区对口帮扶徐闻支教团队的副组长,她深度融入当地教研生态,不仅参与县“教-学-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比赛并斩获一等奖,还承担了面向英语教师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名师课堂示范课;同时,她积极参与县教研团队定点联系乡镇学校工作,多次前往前山、龙塘、下洋镇等地中学开展教学视导和专题讲座。燕华不仅致力于改变眼前的学生,更着眼于提升区域教研水平,为徐闻倾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少年呼狮起
德育醒精魂
她所任教的八年级4班的一节讨论“My Favorite”的英语课上,班上一名学生大哲(化名)突然喊出:“我喜欢醒狮!”燕华老师眼睛一亮,“Lion Dance? Very good!”拥有26年教龄的燕华,深谙德育的力量。而融合了音乐、体育、武术的醒狮艺术,在她眼中成了绝佳的育人载体。
得知学校旧狮头早已破损,她悄悄网购了练习狮头。当新狮头被抱进教室那一刻,大哲的眼睛瞬间被点亮了,他逐渐成了课上积极举手的一员。一名九年级的学生也辗转找到燕华:“老师,我们想登台表演。”孩子们滚烫的渴望让她下决心要圆这个梦。然而时间紧迫、经费短缺、缺乏专业指导……困难重重,燕华毅然挺身而出,成为这场圆梦行动的“总策划”。
时间不等人。她连夜联系广州的微电影导演好友。仅仅三天后,一首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原创音乐《狮舞少年》诞生了。紧接着便是高强度的“魔鬼训练”。导演被师生们的赤诚深深打动,远赴徐闻指导学生们排练。
元旦晚会上
醒狮表演作为开场节目惊艳亮相
最终,他们勇夺一等奖
这一刻,团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达到了顶峰
醒狮的精神已然跃出舞台
为了让社团长久发展,燕华精心制定了规章制度,推动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成为一支真正“带不走”的队伍。她还带领社团学生积极参与马拉松赛事志愿服务,将醒狮文化的传承与德育实践深度融合。离别之际,徐闻县第一中学授予燕华“优秀支教教师”和“功勋团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