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橡胶树皮上已有的割痕
用割胶刀在纹路底端轻轻再割一层
乳白色的胶乳便缓缓渗出
顺着割线流入胶杯
对熟练的割胶工人来说
这样的割胶过程
只需要不到30秒
凌晨12时,大多数人已进入梦乡
湛江农垦长山农场橡胶林
却刚热闹起来
割胶工人脚踏水鞋、戴着头灯
手持割胶刀,穿梭在林子里
迅速在一棵棵橡胶树上划出弧线
长山农场是湛江重要的
橡胶种植基地
橡胶种植面积超1.6万亩
在丘陵地带
橡胶树株距一般间隔4米
在平地
橡胶树行距间隔6米
林下套种牛大力、益智
五指毛桃等中药材
提高土地利用率
收获天然乳胶,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考验。从种下到开割,橡胶树需要经过8至10年的生长周期。一棵树一次可产约半斤新鲜乳胶,折合年产干胶约2公斤。如果没有遭遇大台风或者其他灾害,一棵橡胶树的产胶寿命长达30年。
橡胶树开割后,通常每年要进行两次施肥,并在春季抽芽时喷洒硫磺粉等防治病虫害。同时,橡胶园里要定期除草,确保林间清晰可见,一旦有蛇出没,工人能尽快发现,做好防备。
长山农场生产经营部橡胶总辅导员梁木金介绍,橡胶树能否产胶、产胶量多少,跟管、养、割和品种息息相关,不同品种、不同地块、不同人割的技术产量都有差异。
每年3月,橡胶树开始发芽,第一批新叶基本长出,能进行充分光合作用为树木提供养分后,才具备产胶条件。到7、8月,第二批叶子长成,养分更加充足,乳胶产量也随之增加。进入12月后,橡胶树落叶,光合作用减弱,产胶量低、干含也低。为了养好树,令下一年能有好的产量,一般12月中旬左右就会停割。
“乳胶产量还跟大气压、湿度、温度、风力都有关系,最合适的割胶温度在19℃至24℃。”梁木金解释,气温越高,排胶时间短,产量低,乳胶中化学反应越快,难以保持新鲜,因此天亮前后最有利割胶。由于割胶需要一定时间,不少胶工凌晨12点后就会去割,到了9、10月,随着气温下降,下午4、5时便可以割胶。
“割胶是门技术活
深一点划伤树木
太浅又没有乳胶”
谈起割胶
长山农场生产经营部负责人林梁说道
据林梁介绍,电动割胶工具在使用中还没有达到要求,割胶仍以人工操作为主。每名割胶工人正式工作前,至少要经过15天集中培训。
“橡胶树由外到内分为粗皮、沙皮、黄皮、水囊皮和木质层,只有割到黄皮层才会产胶。”梁木金分享道,刚开割的树就要做好割面规划,橡胶树开割高度一般在1.3米至1.5米之间。
橡胶树一边产胶一边需要供应养分,所以割胶一般割橡胶树的二分之一,割胶时控制好深浅度和耗皮量,厚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每棵树每年割胶的耗皮量约10-12厘米。割完一面树皮大概割10-15年,割完一面再换另一面开割。
“我们现在一个胶工的岗位负责2500株—3000株,实行‘5刀制’,即每个工人每天晚上要割500棵橡胶树,熟手一小时可割100到120棵,5天以后又再次回来割这500棵,用5天时间让树木恢复生长。”林梁说,为了方便统计和辨认,长山农场每一棵橡胶树都有编号。
为保持乳胶鲜度,割胶工人会提前在胶杯中加入氨水,农场收集乳胶后统一存入大桶,并放入保鲜剂,之后运送至位于茂名高州的橡胶加工厂,进行后续生产。技术娴熟、产量高的割胶工人,在割胶旺季月收入能达到一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