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州半岛的最南端,徐闻县曲界镇“菠萝的海”在晨曦中苏醒。72岁的果农陈伯弓着腰,从地里摘下一颗熟透的巴厘菠萝,切开后汁水顺着指缝淌下,“以前这东西烂在地里没人要,现在一辆辆货车排着队来收。”他的笑容里,映照着徐闻菠萝从“酸涩滞销”到“亿元GDP引擎”的蜕变。
图片来源:网络
1904年,华侨陈齐銮将菠萝苗带回徐闻试种,拉开了中国商业化菠萝种植的序幕。但真正改写命运的节点在1989年:台湾凤梨释迦品种引进,配合农科机构研发的“反季节催花技术”,让徐闻菠萝提前2个月上市,错峰抢占了春节水果市场。
“单是更换巴厘品种,每亩增收就超过2000元。”原徐闻菠萝协会会长、菠萝种植流通大户吴建连翻出档案:2010年起实施的“品种阶梯计划”储备了金钻凤梨等6个新品种,确保每隔5年就有抗病性强、甜度更高的产品迭代,产业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图片来源:网络
在数字化农业示范基地,传感器正实时监测土壤EC值,技术人员滑动手机屏幕:“这套以色列滴灌系统能精确控制水肥配比,糖度浮动不超过0.5%。”曾经的看天吃饭,已被现代农业技术改写。
沿着207国道行驶,每隔3公里就能看到“菠萝交易点”的蓝色标牌。在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诺香园”的清洗分拣车间,光学分选机每小时处理20吨菠萝,果品按300克区间分级,贴标后直供百果园、盒马鲜生。总经理陈如约坦言:“通过制定《徐闻菠萝等级标准》,优果率从65%提升至82%,每斤溢价0.8元。”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在田间,127个专业合作社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曲界镇菠萝合作社理事长黄忠汉展示着账本:“农资集中采购成本降低15%,冷链物流车队将损耗率控制在3%以内。”农户林大姐补充:“现在摘果前三天在‘菠萝产销对接平台’下单,货车就直接开到地头。”
2020年2月,县长直播带货3小时卖出23万斤菠萝的“破冰行动”,激活了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在徐闻电商产业园,00后主播小杨正在拼多多直播间演示“菠萝烤肉”新吃法,大数据显示,“徐闻菠萝”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6亿次,生鲜电商渠道占比从5%跃升至31%。
图片来源:网络
海关报关单揭开了更宏大的版图:获得GLOBAL GAP认证的徐闻菠萝,正通过中欧班列进入俄罗斯家乐福超市,精深加工产品更是撕开了RCEP市场。锦仕利公司的无菌生产线每小时产出3万罐菠萝汁,总经理王明阳指着集装箱说:“马来西亚订单要求低酸度配方,我们研发出21款定制产品,出口均价是鲜果的4.7倍。”
清明时节的“菠萝文化旅游节”,游客在万亩金黄果田间体验采摘,夜幕降临时分,菠萝造型的民宿亮起星星灯。文旅局数据显示,农旅融合项目带动周边村民开设48家农家乐,2022年接待游客57万人次,衍生出菠萝酥、菠萝染布等32种文创产品。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在广东海洋大学徐闻研究院,副教授李程正在提取菠萝蛋白酶,“叶渣制作有机饲料、果皮提取膳食纤维的全利用模式,让每亩增收1200元。”这种“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模式,正被写入广东省乡村振兴技术标准。
虽然徐闻菠萝产值突破25亿元,但隐忧仍在浮现:30万亩老果园面临黄叶病威胁,深加工产值占比不足18%。领鲜农业负责人刘建文坦言:“如果三年内不能完成智慧农业改造,成本优势可能被东南亚取代。”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更深层的变革正在发生:徐闻县联合深圳前海自贸区试点“菠萝期货+保险”,同时筹建产业风险基金应对价格波动。这些探索或许能为中国农业闯出一条从生产主导转向价值链主导的新路。
图片来源:网络
当34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与拼多多“农地云拼”系统碰撞,当老农的手机银行不断跳出国际订单到账提醒,徐闻的故事早已超越单一农产品的逆袭。这种以“特色产业为核、科技赋能为翼、三产融合为脉”的发展逻辑,正在书写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注脚。或许某天,徐闻菠萝产业学院毕业的新农人,会将这套密码带向更多等待被点亮的乡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