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
亟需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近年来,湛江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
发布君从湛江市人社局获悉
目前湛江共有6名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李建静
李建静,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湛江市优秀共产党员,高级技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高级实习指导教师职称,高级双师型教师。现担任湛江机电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负责人。
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在十七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平等而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教学上公开出版教材3部,在教研教改、服务企业等方面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国家软件著作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专利2项,公开发表论文12篇。
李建静对教学方法的不懈探索,收获累累硕果:指导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全国一类赛一等奖1人次,全国二等奖2人次,全国三等奖4人次,广东省一、二、三等奖20多人次;2011年他获得维修电工高级技师,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24年获评为湛江市A类高层次人才,2023年成为湛江机电学校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同年被评定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一路走来,一路成长,他本人代表湛江市参加广东省教师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
李壮
李壮,高级技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湛江市技师学院数控专业带头人,现任学院现代服务产业系副主任。
李壮是湛江市技师学院2001届数控加工专业的毕业生,也是一名在学院悉心培养下逐步成长起来的专业带头人。他参加技能大赛获得广东省第二届技校教师数控加工技能竞赛第一名,第一届奥林匹克全国数控技能竞赛职工组数控车组个人第五名。近年来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教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
杨创
杨创,高级技师,2015年毕业于湛江市技师学院,并作为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担任人工智能产业系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带头人。
杨创技能竞赛成绩突出,参加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广东省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竞赛(职工组)获得第一名,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获得全国选拔赛第一名,进入国家集训队。
杨创坚持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教学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技能、钻研技术,弘扬工匠精神。他带领师生参加技能竞赛成绩显著,国家级一类竞赛获奖5人次,省一类技能竞赛获奖13人次。短短数年,他在教研教改、技能竞赛、服务企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从一名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成长为湛江市高技能领军人才。因工作能力表现优异突出,先后被授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职工经济创新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陈学军
1994年毕业于湛江市技师学院,后留校任教,现为湛江市技师学院先进制造产业系主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
他与团队在校内构建的“大师工作室+世赛集训基地”培养体系,将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为一代代学子铺就了技能精进之路。从教以来,他作为主教练指导学生多次斩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冠军、省级冠军,培养多名选手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其中杨创、刘宗吉团队于2018年夺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全国冠军。
高晶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文昌油田群平台总监。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高晶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现场,从事设备维修及管理工作16年,始终秉持着“遇到问题要敢于‘钉钉子’,不断地尝试用新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工作原则,为推动南海西部海洋油气开发生产进步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先后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和“中国海油青年岗位能手”“中国海油技术能手”“海油工匠”等荣誉称号。
作为省级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高晶带领团队累计解决生产难题和设备隐患70余项,完成关键设备升级改造10余项,创效近2000万元,同时带领团队完成中国海油电气专业培训课程体系开发任务50余项,培养优秀技能和管理人才20余人。
陈可营
现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文昌油田群作业公司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首席技师。
他带队团队开展技术难题攻关950余项,创新成果转化专利126项,在无经验借鉴的困境下完成国内首次非常规状态下的内转塔式单点的自主解脱作业,攻克5项风电并入微电网的技术难关,主导完成我国首座半潜式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南粤工匠、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等荣誉,入选全国总工会首批“大国工匠”培育工程。
据了解,我国自1990年起,一般每两年开展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颁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获得者被称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务院对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奖励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爱护和团结引领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持续推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一项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