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胞湾区平台(qiao.4008828703.cn)欢迎您!
头条  >  粤港澳  >  周碧坚|香港国际艺术家联盟总会秘书长、两岸青年书画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周碧坚|香港国际艺术家联盟总会秘书长、两岸青年书画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2025年03月12日 21:48   浏览:2468   来源:侨胞湾区头条



人物简介



周碧坚女士,香港美协会员、香港女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南天画会(香港)委员、两岸青年书画交流协会副理事长、香港国际艺术家联盟总会秘书长、获得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国水墨画文凭、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花鸟画高研班结业(在校荣获优秀习作奖)。


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奖项,亦有入选国内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大展,荣获2023年日本第23回NPO法人国际书画交流会展览会金奖;作品入选2023年“秀水泱泱”第十届浙江省花鸟画展、2024年丹青盛歌·时代华章——第二十四届浙江省女花鸟画家展、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2025年1月入选“时代芳华·潮头慧光”第二十五届浙江省女花鸟画家展




自古华夏多才俊,丹青妙手绘乾坤

她以笔为舟,以墨为帆

在艺术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在她的作品当中

既有传统水墨的深邃意境

又融入现代审美之元素

一幅幅饱含深情的画作

诠释着她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1



艺海扬帆 荣登国展


2024年8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新馆)盛大开幕。在此次展览中,来自香港的画家周碧坚女士的作品《年丰鸟亦乐》荣幸入选。


《年丰鸟亦乐》220x160cm  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被誉为“中国美术界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美术作品种类最丰富、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均属顶尖的综合性美术盛会”。作品能够入选国展,周碧坚女士与有荣焉。


原来,周碧坚女士从小就喜欢画画,但直到工作多年后才开始正式学习中国画。在香港,想要专心学习画画并不容易,因为大多数人都需要兼顾工作与生活。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她对艺术的追求。


《蕉下品香茶》138X68cm


忆及走上专业的美术创作的过程,周碧坚女士不免有些感慨。那时,她还在职场中忙碌,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幸运的是,香港的社区活动丰富,每个社区都会有一些中国画的兴趣班。在兴趣班中,她开始学习传统中国水墨画,这让她对中国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从业余走向专业,对中国画的热爱也愈发深厚。为了进一步提升绘画技艺,她放弃全职工作,全身心投入中国画的学习中,并选择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攻读水墨课程。


《春归何处》46x136cm


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周碧坚女士系统地学习了中国画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实践不断磨炼绘画技艺。她发现,虽然香港有港大和中大等高校提供相关的文凭课程,但内地才是国画的起源地,有着更为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此,她前往内地深造,以追溯中国画的根源,探寻更为正宗的艺术风格。


《归 燕》34x136cm


2023年,周碧坚女士来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在这里,她不仅专攻自己擅长的花鸟画,还接触到了更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同时,她深刻感受到了内地与香港在艺术教育上的差异,尤其是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孤芳傲万花》34X136cm


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学习过程中,周碧坚女士的绘画技艺得到了质的飞跃。她不仅突破了原有的瓶颈,还在眼界、思路和笔法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她观看了很多展览,与名师交流,结识了很多来自各省市的美术界领导和优秀老师,这些都让她的艺术之路更加宽广。


2



墨韵传承 巾帼担当


周碧坚女士现任香港女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该会成立于2019年。协会的成立,源于吴樵六老师的提议和几位热爱艺术的女书画家的共同愿望——为女性书画家提供一个团结互助、施展才华的平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画和中国书法。随着时间推移,协会发展壮大,如今已拥有50多位会员,皆是在香港书画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女性艺术家。


《荷塘鸳鸯图》180X104cm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传承和发扬的文化精华。”因此,该协会在举办展览、交流活动等方面,都始终坚持这一宗旨,致力于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展现给更多的人。


《繁花有信》五联屏 170X136cm


在谈到协会未来发展规划时,周碧坚女士表示,协会将继续秉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加强与其他艺术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还将注重培养新生代艺术家,为她们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让她们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一树金黄吟晚秋》63x40cm 


除了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周碧坚女士还怀揣着一颗回馈社会的心。她认为,艺术不仅能够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更能够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因此,她积极推动社区的艺术教育,通过开设兴趣班、义务教学等方式,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田。


在周碧坚女士的课堂上,有来自基层的学员,有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也有渴望释放内心情感的家庭妇女。在她的引导下,他们用画笔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收获了快乐与成长。


《点滴芭蕉疏雨过》90×62cm


《晨 光》42x65cm 


绘画这一生活中常见的艺术方式,在周碧坚女士的课堂上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它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性情,使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还能够有效地调节情绪,为那些压力过负的人们提供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尤为重要的是,对于那些饱受情绪病困扰的人们来说,绘画更成为他们心灵的慰藉。


《丰收喧哗曲》90x170cm入选“秀水泱泱”第十届浙江省花鸟画展(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让周碧坚女士开心的是,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热爱艺术,并将这份热爱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



回馈社会 艺彩纷呈


一般来说,女性画家在艺术的创作方面有着更为细腻和独特的感受。这种细腻,不仅体现在周碧坚女士对画面的精雕细琢上,更渗透于她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中。


《如影随形》141x74cm 


在谈到自己的艺术追求时,周碧坚女士表示非常注重传统水墨的学习与传承。她认为,传统水墨是中国画的核心,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因此,她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力求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新,使作品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同时,她也坦言自己在艺术道路上曾受到过吴樵六、卢清远、吴静初等多位名师的指点和启发,这些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对传统水墨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争 艳》136x68cm 


同时,她还曾远赴他乡,吸收新的艺术养分,亦曾将内地传统的文化精髓与香港中西融合的风格巧妙结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画风。“如今,在画同样的一只鸟时,我会选择用更加柔和的线条,去描绘那份温柔与宁静。”而这份细腻,正是她作为女性画家对于自我以及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西溪烟云》36x136cm入选第24届浙江省女花鸟画家展


除了注重传统水墨的学习与传承外,周碧坚女士还非常欣赏和尊重其他画派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她提到,在香港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各种艺术流派百花齐放、竞相争艳。岭南派作为在香港最为盛行的画派之一,其受众广泛、影响深远。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主张中西结合、创新发展,这一理念也深深影响了周碧坚女士的艺术创作。她跟随卢清远老师学习,深刻体会到了岭南派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比较自己在香港和内地的学习经历,周碧坚女士感慨万分。她认为,香港的艺术氛围虽然浓厚,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无法与内地相比。尤其是在艺术教育上,内地的师资力量和教学体系更加完善,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学习机会。她很庆幸能够有机会在内地学习,这不仅让她的绘画技艺得到了提升,更让她对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十里梅花正早春》34x136cm入选第25届浙江省女花鸟画家展


艺术创作之外,她喜欢爬山,喜欢在运动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不仅让她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与愉悦,也为她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紫雪丰庭对清吟》34x136cm


回望周碧坚女士的艺术之路,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虽然充满挑战与未知,但始终保持着向前的动力和勇气。也正因为热爱,使得她的艺术作品成了连接人心、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期待每一个接触到她作品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找到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美好。

头条号
侨胞湾区头条
介绍
推荐头条